首页 资讯 正文

师宗县:香葱产业一路鲜

体育正文 151 0

师宗县:香葱产业一路鲜

师宗县:香葱产业一路鲜

师宗县彩云(cǎiyún)镇香葱种植基地。 优化种植结构、提升质量(zhìliàng)、拓展市场、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、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(jiùyè)……一棵棵小香葱,正在师宗沃土(wòtǔ)上书写“绿叶子”变“金叶子”的共富新篇。 在师宗县彩云镇香葱种植基地,翠绿的葱田(tián)随风翻涌,现代化喷灌系统画出银色弧线,汉、彝、苗等各族(gèzú)葱农穿梭其间采收、分拣。傍晚(bàngwǎn)时分,乡亲们将香葱装袋排队称重,接过工钱时笑容满面。 贵州客商锁彭刚(pénggāng)介绍:“根据市场需求,每一年分旺季(wàngjì)和淡季,淡季每天需求40—50吨,旺季差不多100吨,我们自己从田里面(lǐmiàn)拉到洗葱厂的运输车固定有8辆,但是旺季时需要从外面调。” 话音未落,司机马玖友(mǎjiǔyǒu)便坐进驾驶室,将载满香葱的货车向洗葱厂(xǐcōngchǎng)驶去。马玖友告诉记者:“我一天(yītiān)大概能拉一到两趟香葱,平均下来一天就有500元的收入。” 沾着泥土清香的香葱半小时内“转战”清洗车间(chējiān)。工人们分拣、去杂、清洗、打包,动作行云流水。郭阿姨(āyí)边洗葱边笑(xiào)着说:“一天能洗500斤,收入200元。” 洗葱厂负责人李小春介绍:“30条生产线满负荷(mǎnfùhè)运转时,400名(míng)工人日清洗三四百吨葱,主要发往北京、郑州、武汉等地。” 蔬菜外运,保鲜是关键。楷丰制冰厂工作人员张永平指挥(zhǐhuī)冷链车(chē)装卸时说道:“我们制出来的冰满足师宗、泸西等地生鲜需求,高峰期(gāofēngqī)日产量达(dá)七八百吨。”基地门口的自制冰块让香葱搭上“空调房”,以最新鲜状态走向全国市场,摆上市民餐桌。 目前,师宗县香葱种植(zhòngzhí)面积达18.48万亩,年产量27.72万吨,产值11.08亿元,带动6万农户增收。配套建成(jiànchéng)7座冷库、3家洗葱厂(chǎng)、2家制冰厂和1家塑料袋(sùliàodài)厂,为“师宗小香葱”品牌筑牢产业链根基。 云南网记者 张雯 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卢俊欣 窦盛根
师宗县:香葱产业一路鲜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